晚報記者 馮花店蘭藺 報道
  不辨字usb、不識文,也能通過畫出來的新聞事件通曉天下;支持國貨,自古就有,清朝國產麵粉就可 “概免稅釐,通行全國”;建國後首艘全國支持建造的萬噸輪、特種娟製成的APEC各國領導簽名紙技術含量十足……
  1843年11月,上海正式開埠。170年來,上海的嬗變和篳路藍縷的發展歷程有哪些?明天,由市政協主辦的“上海開埠170周年曆程展”在上海圖書館正式開幕。本報記者提前探營,盤點由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海圖書館、上海市檔案館、上信用貸款海音像資料館等提供的百餘件展品、8個視頻中的亮點。
  “畫”出來關鍵字行銷的新聞事件
  此次展覽中,就展出了一組由上海歷史景觀設計博物館收藏、長約4米的《點石齋畫報——賽燈盛會》。作為中國最早的旬刊畫報,《點石齋畫報》由上海《申報》附送。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創刊,光緒二十四年 (公元1898年)停刊,共發表四千餘幅作品。
  事實上,用繪畫傳播時事社會新聞,是《點石齋畫報》的宗旨。以賽燈為題連續刊出9幅圖畫的 《賽燈盛會》,就能窺見一斑。
  光緒十九年(1893年),上海開埠50周年,上海租界洋人華人隆重慶祝,懸燈結彩,沿街游行,十分熱鬧。畫面一開始,從黃浦江外灘至大馬路一帶由捕房設立燈桿,麻繩牽連著懸掛各色旗幟和五色紙燈。英、德、美兵船水兵荷槍拖炮到跑馬場操演,回來路上恰巧看到站在路中央宣揚“通商50年盛世”的外國牧師,“滔滔清辨、如數家珍”。熙熙攘攘的中國人則圍得里三層外三層,各路百姓凝神傾聽,場面壯觀。
  畫面一轉,馬路中央開始出現各路賽燈隊伍,有手持華蓋的、有舞獅的,還有踩高蹺的。真正的賽燈隊伍走在後面,每位展示者手中的燈幾乎都高約三四米,燈的形態也是不一而足的。有燈塔層疊狀的、有懸掛於長竹竿上的,還有繫於彩旗之間的。放眼圖片,隊伍所及之處都是圍觀的人群。
  各路隊伍,怎辨高下?事實上,畫報已經有了自己的觀點。其中一張圖片上部的文字點名“中國各地之燈,以廣幫最佳”。
  待華燈看盡,最後一張圖片情節突變。一位衣著翩翩名叫孫輪青的青年男子,突然在人群中被身穿黑衣面目可憎的債主發現,直接揪其辮子準備打他,孫某忙下跪求饒。剛剛準備散去的觀燈人群又重新圍攏準備看好戲。
  除上述主題,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四千餘幅 《點石齋畫報》原稿中,還包括美國飛船上天、建造摩天大樓、巴黎召開的世界博覽會等知名歷史事件和新聞。除外國“西洋鏡”,畫報里還有不少外國人在上海的租界里的“西洋鏡”,比如“賣野人頭”等就令人捧腹。
  “它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出一幅幅清末的社會風情和市民生活畫捲,在刊行的10多年間,一直風靡上海,併發行到其它城市。 ”上海歷史博物館研究部主任裘爭平說,“不過,參與《點石齋畫報》的繪畫者沒有學習西洋畫的記錄,更沒有遠赴重洋,一部分是參照外國報紙中的照片繪畫的,但更多畫面是根據新聞報道的文字,再加上作者的想象力來畫的,畫面與事實差距很大,就如上海人講的 ‘西洋鏡’,千萬當不得真。 ”
  國產麵粉可“概免稅釐”
  反映鴉片戰爭前後上海歷史的展品,還有歷史博物館提供的文惠廉租地道契、阜豐機器麵粉公司紅藍自行車商標註冊證等。
  所謂道契,是指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用永遠租用的名義,向業主租賃土地。議妥成交,要由當地的道署發給地契,叫做道契。而文惠廉(William JonesBoone,1811年~1864年)是美國聖公會主教在華傳教的開創性人物。
  1837年,其先到爪哇的華人中間傳教。 1842年進入廈門。 1843年成為主教。 1845年進入開埠不久的上海,開闢江蘇教區。他先在縣城內居住,1848年向上海道台要求開闢美國居留地,被允許得到蘇州河北岸的虹口。1853年建成租界最早的教堂之一——救主堂。教堂大門開在南面的百老匯路(今大名路),東側的馬路就以文惠廉的名字命名為文監師路(今塘沽路)。 1864年7月16日文惠廉在上海去世。中華聖公會史稱其為“創立教會之第一人”。
  鴉片戰爭後,洋粉大量進入我國市場,繼而外商辦廠,以近代機器制粉優於落後的磨坊生產,引起國人的註意。清政府在“抵制洋貨,發展工商”的呼聲下,被迫從官辦改為獎勵商辦。安徽壽州孫多森、孫多鑫兄弟見開設在上海的德商增裕麵粉廠磨粉有利可圖,決定在上海籌建阜豐麵粉廠。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籌資20萬兩,於莫乾山路購地80畝,仿美機房圖樣建造廠房,以2.2萬美元購置美國制粉設備一套,其中鋼磨16台,確定麵粉商標為“自行車”牌。它是中國民族資本開辦的第一家機器麵粉廠,所產麵粉被清政府批准“概免稅釐,通行全國”。
  78年前老唱片仍能播放
  展覽現場,有一張不起眼的黑膠唱片。展品提供者裘爭平稱:這張78年前的《義勇軍進行曲》首版唱片,保存完好,至今仍能播放。
  只見泛黃的唱片封套上有百代公司的金雞標誌,編號為34848b。根據上海知名唱片研究專家馮樹華確認,這是《義勇軍進行曲》的首版編號。因其首版唱片留世數量極為稀少,有很大的收藏和保護價值。相關部門曾為舉辦某展覽曾登報徵集這類物品,可見其珍貴程度。
  據記載,1935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錄製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首版《義勇軍進行曲》,並將該錄音轉錄到影片《風雲兒女》膠片上,作為影片的主題曲。同年5月,影片《風雲兒女》在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映,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抒發了中國人民反對侵略的堅強意志和決心,因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大受歡迎。此曲成為中國人民加入抗日救亡的戰鬥號角。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義勇軍進行曲》以“國歌”之名向全世界奏響。 2008年底,熱心市民、捐贈人程皓將這一家藏“寶貝”捐給博物館,唱片的珍藏者為其爺爺。 “《義勇軍進行曲》唱片1935年剛灌制上市,爺爺就買回家。他去世後,父親就把這張唱片封存起來,現在放到唱機上還能播放呢! ”程皓說,“家藏不如館藏,希望捐贈後唱片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
  全國支援建造首艘萬噸輪
  由中國上海航海博物館提供的展品“東風”號船模,則向參觀者娓娓道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艘自行設計建造的萬噸級遠洋船的前世今生。這艘以灰色、紅色為主基調色的大船,由江南造船廠製造,總長161.4米,船寬20.2米,船高12.4米,載重量1.3488萬噸,排水量1.7182萬噸。
  作為全中國大協作的產物,“東風”號船用高強度低碳合金鋼材,是冶金部鋼鐵研究所與鞍山鋼鐵公司共同研究成功,由鞍鋼生產的。船用主機是上海滬東造船廠試制的中國第一臺8820匹馬力的低速柴油機。船用電羅經是上海航海儀器廠試制的中國第一套電羅經。其它船用輔機、儀錶儀器等配套設備的協作單位涉及全中國18個部、16個省市所屬的291個工廠和院校,這些協作單位為“東風”號提供了2600多項器材和設備,包括40餘項新試制船用產品。
  “東風”號的勝利下水,上海《解放日報》、《新聞日報》、《文彙報》以及《人民日報》等分別用頭版頭條醒目標題和較長篇幅作了報道,喜訊傳遍全中國,全中國人民為之歡欣鼓舞。 “東風”號的建造成功,開創了中國自行設計建造萬噸級船舶的先河,給造船工業帶來勃勃生機。
  特種絹成APEC領導人簽名紙
  展廳一角,一幅由上海檔案館提供的APEC會議領導人簽名長捲頗為特別。上面匯聚包括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俄羅斯等20個國家和地區領導人的親筆簽名。湊近仔細看,用於簽名的材質不是紙,而是用來紡織的材質——絹。 2001年10月15日至21日,第九次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在上海舉行。這是中國首次承辦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國際活動。
  當時為出席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各經濟體領導人準備了一份禮物。經過多方面考慮,最後定為領導人親筆簽名長捲,一個印章,一個西泠印社的印泥。
  “簽名紙張的選擇大費腦筋。 ”參與當年禮物製作的負責人孫為民回憶,用宣紙無法適用鋼筆簽名,布料又太軟。籌備人員多方徵詢專家意見,最後決定採用具有中國特色的紡織品——絹,並找專業人員反覆試驗,研製書寫和裝裱時都不會散墨和打滑的特種絹。為了將這份簽名儘快複製分送給各經濟體領導人,還聯繫好工廠和快速傳遞的車輛。 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舉行當天,20個經濟體的領導人簽名後,工作人員馬上送到七寶古鎮一個工廠加工,數小時後,一份簽名的複製品就呈送給各位領導。
  展覽現場,還有包括姚明捐贈的NBA球衣、球鞋等特色展品。
  (原標題:“手繪天下事”曾風靡十多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f71ufpc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